【氣場】
一般普遍認為,從活的生物身上發出的能量場或氣場,是由七個包括肉體在內的精微體所形成,有些專家則把七個精微體放在肉體之外。這七個精微體較廣為人知的命名是肉體、乙太體、情感體、心識體、直覺體、一元體和聖靈體,不同的人或哲學體系會根據不同的討論場合來為其命名,譬如說,用東方宗教、印度教、佛教或西方靈修的詞彙。乙太體據說還有分支,而且在聖靈體之外,至少還有兩個更細的精微體,分別連接到兩個脈輪做為其出入門戶。一些具有靈視天賦的人可看到氣場並描述出來,有些人可感覺到氣場但看不到它們,還有人能看到氣場的顏色。在介紹脈輪之前,先掌握這些精微體是很重要的,了解及接受它們是學習和使用脈輪的基礎,兩者缺一不可。
• 肉體
大部分徒手治療師看到、感覺到和觸摸到的密實物質是肉體,它也是我們進行觸診、捶打、敲擊、熱敷或扎針的地方。肉體是我們用物理治療、徒手療法、針灸、顱薦療法等來治療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能量失衡時,它是在肉體顯示徵兆及症狀讓我們知道,而症狀則是治療師用來找尋病因及決定治療步驟的黃金資訊,並藉此來治癒或平衡疾病。除非是治療一處很明顯的外傷、肉體遭直接打擊的傷處或重複性扭傷。醫生可以驗血、採樣及做組織培養;外科醫生可以嘗試切除器官及進行複雜的手術來達到療癒。一般而言,肉體只是顯現症狀。
這不正是治療師夢寐以求的嗎?
當然,僅僅透過對肉體的診斷和治療,物理治療師也可達到非常好的效果。許多治療師在治療機械性病症時,通常不會想到被治療的這部分肉體和內分泌腺、體內器官或能量通道有何關聯,更別提和靈性通道的關聯了。
其實,每一部分的肉體都和這些有關聯,當我們成為有整體觀的治療師時,要把所有關聯性都考慮進去,所以病人沒被治療的部位出現反應時,我們也不會太驚訝。肉體有許多反射通道可用來進行診斷及治療,有一些通道已在傳統的東方醫學、應用肌肉動力學及反射療法的領域廣為人知。當你的治療包含這些反射通道時,將能真正做出整體的分析及診斷,也能更深入地幫助病人。
有經驗及有意識的物理治療師會知道,嚴重的腳踝扭傷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將在短時間內隨著機械式的改變而在其他部位造成後續影響:外翻的肌肉會變緊繃,可能造成距骨半脫位,也一定會影響到上脛腓關節連接的腓骨上端,這會在腓總神經、髖關節和 髂關節造成緊張,隨後是骨盆傾斜、胸椎側彎,最後造成第一頸椎或頭顱不正。
這些機械式的偏差都是原始的失衡所造成的。好的整骨醫師、整脊醫師或徒手物理治療師能夠以相反的順序來調整各個關節,最後讓肉體各個部位歸回正位。就像是一層層撥開洋蔥般,讓病人解除所有因原始損傷而繼發的創傷。這改變可能發生得很快,病人幾乎不會察覺到變化,但這調整卻有著巨大的影響。有整體觀的治療師會明白,身心是一體的,身體只是不同頻率的能量。
同一位腳踝扭傷而未經治療的病人,他的器官也會改變,最初是膀胱及大腸的改變。女性可能會有外陰部周圍的皮膚刺痛感,再來是上腹部疼痛,接著是喉嚨痛,最後是頭暈、頭痛,甚至耳鳴。病人也可能出現各種情緒波動,在焦慮、恐懼、憤怒和流淚之間打轉。如果你不明瞭情感和肉體的連結,可能會認為病人在治療後抱怨的這些感覺都只是神經質罷了!你也該注意別去壓抑症狀,病人身上顯示出的症狀只是用來引導我們去找出病因,症狀本身並非疾病,千萬不要用藥物、電療、舒緩疼痛的針灸或任何擦拭軟膏來抑制它,除非你是在治療局部的外傷。
• 乙太體
乙太(etheric)一詞來自醚(ether),指的是在能量和物質之間的狀態。雖說它是第一個無形的體,但靈視者可以看到它,乃至七歲以下的孩童也看得到,甚至覺得這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所有的生命都有乙太體,動物和植物有著非常強的乙太能量場,而孩童的乙太體能量比成人更強,這也說明了孩童和動物對精微能量治療的反應比成人好的原因。雖然乙太體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無形的,但藉由勤奮練習,我們是有可能看到它的。乙太體是一個持續移動的網狀結構,靈視者看到的是快速移動的藍灰色光芒,和其他的精微體交織在一起。有些深奧的書上提到乙太體就是肉體的複製,包括身體器官和組織等。
乙太體有兩個部分,即肉體-乙太體和乙太體-情感體兩部分,肉體-乙太體是由細小的管線形通道組成的網路,通稱經脈(nadis),它和脊髓液、內分泌腺及自主神經系統有關,在稍後的章節將詳細介紹此經脈。乙太體的這兩部分隨時在相互溝通,因此被視為一個精微體。
肉體-乙太體的外緣大約是從身體向外兩公分的地方,乙太體-情感體的外緣則大約是從身體向外八到十公分的地方,這些距離隨著年齡、性別和個人的健康狀況而有很大的差異。一個非常健康平衡的人,他的乙太體和生病的人是不同的。肉體上有發炎的地方,它的乙太體色彩通常會比較強,而有慢性病症的地方,乙太體的能量會比較偏半透明,顏色也會顯得有所阻塞和黯淡。
乙太體有三個主要功能,這些功能彼此息息相關。它透過脈輪來接收、同化及發送生命力;換句話說,它是一個從內到外、從外到內的巨大能量交換所,同時負責同化及篩選能量;它是人類所擁有的最大濾器。個別的脈輪是能量進出肉體和精微體的門戶。
由於觸覺及感覺是本書的核心,繼續往下讀之前,讓你能先練習去感覺乙太體實在是一個好主意!你可能已經在週末的工作坊練習過了,如果沒有,可參照這裡的簡單指示:放鬆並舒適地坐著,腦子不要有多餘的思緒在打轉。保持頭腦的清醒和專注,在距離身體幾公分遠的地方將雙手合掌,再輕輕將手打開至與肩同寬,此時手心仍對著手心。現在,將雙手慢慢合在一起,直到雙手相距約三公分,重複此動作兩到三次。你有什麼感覺嗎?當手相距約十公分時,雖然是很微細的感覺,但大部分人都會感覺到某種形式的障礙,而另一個障礙在更遠的地方會感覺到。當手很靠近時,會經歷到一個緩衝區,類似於磁鐵兩極相互排斥的感覺。做為一個科學試驗,這個試驗並沒有證明任何東西,只意謂著多數人在做此練習時,大致感覺到相同的事情,但對我而言,這個事實卻有著重大的意義。
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是十六世紀的煉金術士和醫生,他對乙太體如此描述:人也有動物的肉體和乙太體,兩者是一體的,不是分離的。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下:動物的肉體由肉和血組成,它本身是死的,只有通過乙太體才能把生命的動力帶入其他體。這乙太體是火和風,它也連結到人類的生命中,所以人類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
大衛.坦斯利(David Tansley)在他開創性的《遠距傳播能量法和人類的精微解剖》一書中,描述乙太體﹁是由細微的能量線和光所組成,肉體是依此原型而建立起來的。描述乙太體最好的說法是:潛藏在肉體的每個細胞和原子內的能量場,滲透和貫穿肉體的每一部分,更從肉體延伸出去,形成一個健康的氣場。乙太體產生一個能量場,包覆在肉體內外,而脈輪是乙太體通往肉體的能量出入口。這能量場長久以來被不同的人及文化提及,這股力量被稱為普拉納(Prana)、氣、自癒力、自然力、胡那(Huna)、生物磁性、元氣、宇宙能量和生命力等。在這本書中,我們稱它為生命力。
操作存在於乙太體和肉體間的生命力,可以把失衡變平衡、緩解疾病、將不和諧變和諧。在乙太體建構的肉體內,你可以用許多本書討論的方法去感覺及使用這個生命力,例如指壓療法、反射療法、應用肌肉動力學、顱薦療法、各種形式的軟組織和關節的鬆動法,還有乙太療癒,這些治療全都是要讓個人的生命力達到平衡。
• 情感體/星芒體
第三個體通常被稱為情感體,因為它牽涉到我們的感受。這個體和肉體及乙太體有相同的形狀,它的外圍邊界距離身體大約二十到二十五公分,與乙太體-情感體交織混合,並在頭頂及胸部中段有加重的能量場。與乙太體相比,它的結構比較液態,也不是肉體的複製,這點是絕大多數深奧的寶典都認同的。而靈視者看到的是像彩雲般持續流動的微細物質,靠近乙太體邊緣的是藍黃色,越靠近心識體之精微區的就越偏黃白色。並非全部的靈視者可以看到情感體,但若不是天生就具有此能力的人,則需要花費很多天的精力,全神貫注才能看到距離肉體及乙太體。
芭芭拉.安.布藍能(Barbara Ann Brennan)在她卓越的著作《光之手》中寫道:這個體貫穿了它周圍比較密實的體。它的顏色從光亮清晰到黑暗泥濘的色調都有,取決於產生它們的能量或感覺是清晰或混亂的。比較清晰及高能量的情感,如愛、興奮、喜悅或憤怒,顏色是明亮且清晰的;而那些混亂的情感則是黑暗泥濘的。這個體包含彩虹的所有顏色,每個脈輪看起來像一個不同顏色的漩渦,並依照彩虹的顏色排列。
不管個人喜不喜歡這個事實,情感體的變化是持續發生的,而每個人也都會受到某種內源或外源不斷刺激。與乙太體的功能相似,情感體的主要功能也是做為一個過濾器,過濾從心識體到肉體的刺激、心識體以外的刺激,以及肉體內部產生的刺激。這個過程並不為我們所知,我們在大部分時間都將之忽略,只有在情感體本身或貫穿情感體的脈輪中發生能量失衡時,才會意識到出狀況了。
我們情緒的變化最終會導致肉體的變化和症狀,據說絕大多數的肉體失衡是由惡化的情感體所造成,這種惡化是由情感體內持續累積的負面情緒而來,如憤怒或恐懼,或是從心識體過濾出的負面思想形體造成的。當一個人有負面的情緒和感受,即使只維持很短的時間,它在情感體內產生的破壞力最終會影響與之相關的肉體部位。例如,害羞和無法輕易表達自己情感的人,常常會出現喉輪的不和諧,造成喉嚨、肩膀和大腸附近的症狀;還有人說,通過脈輪來影響肉體的許多病毒都是從情感體傳來的。當有強烈及持久的情感失衡時,靈視者常會看到情感體的呆滯區域因治療而變得更加清亮及有活力,情感體可說是所有體中最複雜也最活躍的。
剩下的四個體代表較靈性的方面。情感體的存在證明,依賴的是數百位靈視者所看到的現象,科學的依據很少,曾有一度以為克里安攝影術是照到情感體,但目前已知這不屬實。另一種氣場攝影術宣稱可以描繪出情感體,但這方面的研究還在進行中。
• 心識體
從身體延伸七十五公分出去,而且密度很明顯比之前介紹的其他體都低。組成心識體的細微物質是白黃色的,振動頻率比密度高的體還快很多。靈性療癒師就是用這個精微體和更外圈的精微體來進行離體療癒。心識體的質素是思想和心念的運作,有時稱之為思想形體。簡單來說, 當我們思考時,我們的念頭即是源自此處,我們所想的會影響我們和我們所接觸到的人。如果我們的天性是正向的、樂於助人的,我們也向同胞及我們自己傳送很多關愛的思想,那我們會感覺很美好;相反地,如果我們顯現負面、仇恨、悲觀、悲傷或憂鬱傾向,這些最終也會反映在我們的肉體組成上。
有一句老掉牙的話說吃什麼像什麼,就某程度來說是對的,但更真實的說法是想什麼像什麼。有正面思想時,我們不只感覺更好,我們身體內的化學成分也會一下子改變:血液的化學成分、荷爾蒙的數值和器官的分泌物都會改變,自主神經系統也會發生許多變化,最後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如果我們只有負面思想,終究會毀了自己。我們必須完全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如前所述,除了很有天賦的靈視者,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偵測到心識體。相關研究一直在進行,科學家也在開發電子儀器,以偵測心識體內所存在的超高振動頻率。和情感體一樣,心識體也是可以感覺到的,但是必須經過非常多訓練和擁有很高的專注力才能做到。就像生命中的多數事物一樣:熟能生巧,治療師越試著去感覺精微體,就越能成功。
• 直覺體、一元體和聖靈體
剩下的三個精微體稱為直覺體、一元體和聖靈體,這些體依照哲學和文化有幾個不同的名字,芭芭拉稱它們為乙太樣板體、精妙樣板體、及因果體。比較深奧的文獻或佛學文獻稱之為佛理、原子、理法或靈性。我們如何稱呼它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了解每個體都比它近端的鄰居更精細微小。脈輪貫穿所有體,提供人類和他的靈體溝通交流的管道。更進一步描述這些體已超出本書的範圍,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許多深奧及抽象的書中有更完整的描述。
我們已大致探索氣場和脈輪微細的剖析,現在就深入來檢視脈輪吧。
【脈輪】
嚴格來說,脈輪位於肉體之上的氣場中,但其能量的焦點在脈輪中心,同時代表著脈輪位於身體上的點,通常也是脈輪影響力的中心點。雖然每個脈輪都有一個確切的點,但有時會因人而異,就像穴位有時也會變動一樣。每個主要和次要脈輪都在周遭有一個影響範圍,和普通穴位一樣。在臨床治療時,有時會將整隻手掌放在脈輪上。根據經驗,當對準穴位來操作時,效果會更好。
脈輪有三個功能:
1.調和肉體、乙太體和情感體,並為它們注入生命力。
2.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
3.發送靈性能量,將個人提升到靈性境界。
根據大衛.坦斯利(David Tansley)所述,脈輪的失衡以三種方式呈現:阻塞、受到過度刺激、不協調,這些失衡通常會一起出現,不會單一出現,以下讓我們來研究這些失衡的情況。
• 阻塞
當能量無法自由移動時就會出現阻塞,常發生於一個生命力或氣的流動停滯的區域,這會影響淋巴引流、血流、神經刺激,以及脊髓液的流動。這個過程可能是由內往外或由外往內,由內而外可能是攝取太多飽和脂肪,造成胃和小腸的阻塞,最終反映到皮膚,引起淋巴阻塞和內分泌的失衡,繼而導致太陽神經叢和喉輪的阻塞;由外而內的例子則是入侵的微生物導致喉輪阻塞,引起扁桃腺的淋巴阻塞,還可能影響其他免疫系統。脈輪阻塞的感覺和其他兩種失衡的感覺不同。
• 受到過度刺激
當太多能量進入及通過脈輪時,會受到過度刺激。發燒就是過度活躍的能量點試著分散能量,而將能量往外流到肉體的表現;過度的性交會造成海底輪和丹田輪的過度刺激;一個長期在日光燈下工作的人,他的天目輪受到過度刺激會導致頭痛,以及產生頭昏腦脹的感覺。
• 不協調
當兩個相關脈輪的其中一個變弱時,就會出現不協調,最終導致健康不佳。如果脈輪在肉體及乙太體相對應的部分沒有整合好,就會變得衰弱、失去生命力。當一個脈輪阻塞或受到過度刺激時,它會向配對的脈輪尋求支援,因而引起配對脈輪的症狀。脈輪和內在的器官是由經脈連結起來的,這些無形的能量網會貫穿且滲入肉體的框架。
理查.格伯(Richard Gerber)在他第一本書《振動醫學》(Vibrational Medicine)中寫道:經脈是由微細的能量線所形成,它們和經絡不同,經絡管狀系統實際上是有相對應的物質體在其中,當身體的神經充盈時,經脈代表那個與神經平行的液狀能量網絡。在東方瑜伽文獻中,脈輪已被觀想成花的形象,經脈是花瓣的象徵,也是花朵似的脈輪的細根,它將每個脈輪的生命力和能量傳送到肉體。各種來源描述,在人體的精微解剖中有多達七萬兩千個經脈或乙太體的能量通道,這些獨特的通道和身體的神經系統相互交織,正因其和神經系統錯綜複雜的交會,經脈也影響著腦、脊椎與周邊向外延伸的神經網路的傳導品質,所以脈輪和經脈的功能障礙與神經系統的病變有關。靈媒將經脈描述為一個五彩繽紛的綜合軌道網。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是多麼偉大的創造,人類終究是不同形式和不同頻率的能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