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堂的入口》
幾何圖形、圖案、標誌
如何塑造我們對現實的認知
神聖幾何隱藏著揭開世界奧秘的鑰匙
作者:Karen L. French
翻譯:吳冬月
序言:分享一段旅程
若干年前的一天,我突然發覺自己走上了一條意料之外的道路,一切源於我做的幾場栩栩如生的夢。在夢中,英文字母化作簡單的圖形,構成空間、時間和存在。每一個字母是描述空間、時間、存在的特性的單詞的首字母,它們作為圖形都與這三個層面產生視覺的相關性。這些感官體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我催生了一種探求幾何世界的渴望。
簡單的探索很快演變成規模龐大的開採行動,開鑿的隧道通往廣泛的學科領域。令我驚奇不已的事,人類竟然早在遠古時期就通過對星辰和自然的密切關了解到幾何的重要性,並尋求秩序和圖案來表現宇宙當中的某種意義。令我最為驚奇的是,我發現我想到的圖案組成的統一模型,從外觀和內涵上,都與諸多文化的許多其他類似的模型幾乎一模一樣——尤其是亞洲的印度冥想圖。
遺憾的是,最初的研究雖然促使我的第一部手稿問世,但它一摞起來就是一張咖啡桌,內容也太過深奧。最初夢到的幾何簡單的念頭,完全淹沒在由證據、論據及例子匯成的汪洋大海裡。大的手術過後,書籍變得更易消化,憑藉有限的例子生動說明論點。
幾何構築現實。那又怎樣呢?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什麼關係?
正如我們祖先領悟到的那樣,圖形不僅建構現實,而且還提醒我們生存意義的所在。正基於此,幾何才成為這個星球上各種人為結構和信仰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徵。
幾何的意義是數學和圖形『語言』的固有組成部分,這種語言由少數菁英掌握,籠罩著層層迷霧;依賴我們對象徵手法的直覺解讀,它的存在和宇宙自身一樣古老。我們閱讀詩歌或者小說,就會能地進行這樣的解讀——我們憑直覺就能了解諸如痛苦、愛情以及飢餓這樣的字眼傳達出的感受,我們在心中分享著文字描繪出的世界。同樣,數字和圖形對我們的意義,要比我們意識到得更深遠。
《通往天堂的入口》一書,就簡單的幾何圖形和圖案構築現實的方式,解釋我們是如何對其作出直覺感知的,以及我們所感知的內容。該書還解釋了我們如何天性注定追求這樣的感知,如何只需要通過拓展意識的空間獲得感知,並說明了這種拓展的現實可能性。
本書還囊括了筆者個人解讀圖形的視角,近一步說明幾何語言,但主要的目的還在於提醒大家意識到這種啟發性語言的存在以及他指向的意義所在。我們自身的探索向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完全轉變了我對生活的看法。我希望這些意義也可以運用到你們的生活當中,面對我們共享的現實,促進你們對其認識的發展與轉變。
數字是最高層次的知識,它們就是知識自身。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